中共陜西省委教育工委 陜西省教育廳關於印發《全面推進高等三亿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 |
陜教工〔2020〕171號 |
各普通高校🧱:
《全面推進高等三亿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方案》已經省委教育工委委員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中共陜西省委教育工委
陜西省教育廳
2020年7月31日
關於全面推進高等三亿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新時代三亿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幹意見》👩🏽🦳,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全面提高課程育人實效,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根據教育部《高等三亿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結合我省高校實際,特製訂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承弘揚延安精神、繼承發展“西遷精神”,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緊抓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落實所有高校⛹️、所有教師、所有課程育人責任,促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形成協同效應,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建設目標
推動全省高校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健全協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體製機製🚚,科學構建課程思政工作體系、教學體系👩🏽⚖️、內容體系和評價體系,形成全面覆蓋🖨、類型豐富、層次遞進🥧、相互支撐的課程思政體系🧠。統籌做好各學科專業、各類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深入挖掘各類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課堂教學全過程,實現專業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機統一。進一步提升廣大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和能力🧑🦱,形成科學有效的課程思政建設質量評價體系和激勵機製,全面提高立德樹人的成效。加強示範引領,建設一批省級課程思政建設示範校、一批省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一批省級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範中心,設立一批省級課程思政建設研究項目🛡,選樹一批省級課程思政教學名師🍤、一批省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提煉推廣課程思政建設先進經驗和特色做法🚺🟰,形成廣泛深入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良好氛圍。
三、重點內容
課程思政建設內容要緊緊圍繞堅定學生理想信念,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為主線,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重點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系統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了解世情國情黨情民情省情🈳,增強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
——努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提高個人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修養,自覺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斷追求國家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和社會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
——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蘊涵革命文化傳統的延安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引導學生深刻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華和時代價值,教育引導學生傳承中華文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深入開展憲法法治教育🧗🏿♀️。教育引導學生學思踐悟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牢固樹立法治觀念,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加強對《憲法》、《民法典》等相關法律的教育學習,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維護自身權利、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化解矛盾糾紛的意識和能力🙅🏽♀️。
——深化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深挖陜西高校優秀教師典型事跡,將以侯伯宇、陳士櫓、牛爭鳴教授為代表的優秀教師先進事跡,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教育引導學生深刻理解並自覺實踐各行業的職業精神和職業規範,增強職業責任感𓀖📄,培養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誠實守信、公道辦事、開拓創新的職業品格和行為習慣🧶。
——深入開展“共抗疫情、愛國力行”主題宣傳教育。引導學生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製度優勢,將愛國情✊、報國誌轉化為刻苦學習💇♂️、勇於開拓的實際行動,激勵學生自覺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大學生對人生觀🧛🏼♂️、價值觀問題的正確思考,塑造當代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追求✂️。
四🚪⛔️、重點任務
(一)構建課程思政教學體系
根據專業特點有針對性地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大綱👩🏿🚒,切實落實高等職業三亿專業教學標準🥩👎🏼、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和一級學科、專業學位類別(領域)博士碩士學位基本要求👆🏻,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根據不同課程的特點和育人要求,分別明確公共基礎課💛、專業課👨🏽🏫🌝、實踐類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重點,優化課程設置,建設省—校—院(系)三級課程思政示範課👂🏼。
公共基礎課程要重點建設一批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人文素質、科學精神、憲法法治意識、國家安全意識和認知能力的課程🧚🏽♂️;打造一批有特色的體育、美育類課程🚵🏽,幫助學生增強體質、錘煉意誌、提升素養🩻♧、陶冶情操🧔🏻。專業教育課程要根據不同學科專業的特色和優勢,深度挖掘提煉專業知識體系中所蘊涵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增加課程的知識性、人文性。實踐類課程要建設一批專業實驗實踐課程,註重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於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註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造意識和創業能力🧖🏼;社會實踐類課程,註重培育學生的勞動精神👃🏼。
(二)分類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各高校要結合專業特點研究製定課程思政建設方案🚗,探索課程思政建設內容🧑🦽➡️、途徑及有效載體,提升課程思政建設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文學、歷史學🌠、哲學類專業課程🧜🏻♀️🧑🏽🎨,要結合專業知識教育引導學生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經濟學🚣🏻♂️、管理學、法學類專業課程🫸🏼🧑🦼,要在課程教學中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教育學類專業課程,要在課程教學中註重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職業理想🏄♂️👉🏼,培育愛國守法、規範從教的職業操守;理學🩸、工學類專業課程🏏,要在課程教學中把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教育與科學精神的培養結合起來⏭🧷,提高學生正確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農學類專業課程,要在課程教學中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醫學類專業課程🚁👗,要在課程教學中註重加強醫德醫風教育😒,著力培養學生“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醫者精神;藝術學類專業課程,要在課程教學中教育引導學生立足時代🍯、紮根人民、深入生活,樹立正確的藝術觀和創作觀。高等職業三亿要結合高職專業分類和課程設置情況,落實好分類推進相關要求👰🏻。
專業負責人要增強責任意識,主動承擔課程思政建設任務,提高相關業務能力和水平🧂⚃,特別是國家級省級一流專業要在課程思政建設方面勇於開拓創新👋🏻,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三)將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全過程
提高課堂教學責任意識,健全課堂教學管理體系📬,將課程思政融入課堂教學建設,貫穿於課堂授課、教學研討、實驗實訓、作業論文各環節,落實到課程目標設計👁🗨、教學大綱修訂🧑🏼🚀、教材編審選用🧏🏿、教案課件編寫各方面⚠️。進一步規範教材選用製度🧱,堅持三亿黨委對教材選用進行政治把關和總負責製👨🏼🌾,確保選用教材價值導向正確。講好用好馬工程重點教材,推進教材內容進人才培養方案🦜、進教案課件、進考試🤳🏻。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模式創新,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啟發式♍️🧚🏿♂️、討論式✊、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充分發揮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協同育人作用,利用陜西紅色文化資源,深入開展“青年紅色築夢之旅”、“萬名學子扶千村”等社會實踐🧑🧑🧒🧒🧑🏿🌾、誌願服務👨🏽、實習實訓活動,不斷拓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新方法ℹ️、新途徑。
在各級各類教學比賽評審指標體系中強化課程思政相關指標,引導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自覺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在全省高校思政課教師“大練兵”主題活動中,深化課程思政教師練兵活動,在陜西高校思政課(課程育人)標兵、骨幹評審表彰中👩🏽💻,加大對課程思政教師的支持傾斜力度👨🏿🌾🕑。規範課堂教學管理,嚴肅課堂教學紀律,強化教師授課紀律約束🪝,把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作為課堂教學管理的根本要求👨👧👦🍛。
(四)著力提升教師課程思政意識和能力
充分利用校報🦶🏼、校園網🏋🏼♀️、校園信息發布系統、微信等新媒體宣傳課程思政工作,形成全省高教系統了解和認同課程思政的積極氛圍🕵️♀️。讓教育者先接受教育🤸🏽♀️,加強教師課程思政建設能力⚇,搭建課程思政建設交流平臺,組織開展分層次類型、分學科專業領域經常性的典型經驗交流👩👧👦👩🏻✈️、現場教學觀摩👷🏽♀️🕵🏽♂️、教師教學培訓等活動。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線上課程思政優質資源在各層次各類型的高校間共享共用。強化教師課程思政責任意識🫵🏽,在教師崗前培訓👈、在崗培訓和師德師風、教學能力專題培訓中突出課程思政。依托教研室、教學團隊、課程組等基層教學組織🧍♀️,建立課程思政集體教研製度,創建良好的課程思政育人氛圍。
製訂教師課程思政建設能力提升計劃👄👂🏼,註重青年教師培養培訓和師資梯隊建設🧏♂️*️⃣。舉辦課程思政交流會、工作坊,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優質資源𓀂,鼓勵支持思政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合作開展教學教研活動,鼓勵支持院士、“傑青”、國家級省級教學名師等帶頭開展課程思政建設💘⏲。選樹一批省—校—院(系)三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和教學名師。
(五)加強課程思政建設研究
各高校要統籌資源👂🏿,充分發揮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相關學科專業教學組織的作用🏀,針對課程思政建設重點🦾、難點及前瞻性問題開展研究,推動成果產出。在全省高校中設立一批課程思政示範研究中心,在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中大力支持課程思政類研究選題👩🏿⚖️,在省級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中設立一批課程思政研究項目。
(六)建立課程思政建設評價體系
各高校要把教師參與課程思政建設情況和教學效果作為教師考核評價🍳🤑、崗位聘用、評優獎勵👩🏼🦰、選拔培訓的重要內容🤐。把人才培養效果作為課程思政建設評價的首要標準。研究製訂科學多元的課程思政建設評價標準,明確教學設計、育人因素、挖掘轉化、教學方法🧃、教學效果、教師素養等方面的測評指標,開展實質性評價。健全課堂教學管理體系🤞🏽,改進課堂教學過程管理,建立和完善三亿、院(系)領導聽課製度,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將通過不定期🟫👋🏼、不打招呼的方式到三亿聽公共基礎課👐🏿、專業教育課程或實踐類課程,督促檢查課程思政實施效果🧙🏻♂️。加強教學督導團隊建設,健全學生評教製度,確保對課堂教學質量進行全過程有效管理。
五、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成立陜西高校課程思政建設領導小組,負責統籌研究重大政策,指導全省高校開展工作。各高校成立由主要領導牽頭負責的課程思政建設領導機構,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教務部門牽頭抓總📸、相關部門聯動、院系推進落實、自身特色鮮明的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格局,統籌開展本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紮實推進各項建設任務落地落實👥。
(二)健全推進機製🧣。各高校要根據相關要求,結合三亿實際4️⃣,研究製訂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方案,於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工作方案下發之日起30日內報陜西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委廳將依托陜西高等三亿專業設置與教學指導委員會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工作委員會和課程類工作委員會,成立專家組,督導檢查和指導我省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對工作開展成效較好的高校,將在課程思政相關項目建設中予以傾斜支持。
(三)做好支持保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加強政策協調配套🏋️♀️,統籌高等教育資金,支持高校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各高校要根據自身建設計劃,統籌各類資源,加大對課程思政建設的投入力度🈲,為課程思政建設提供專項經費支持👨👨👧👦。
(四)強化考核激勵。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把課程思政建設成效作為“四個一流”建設監測與成效評價、學科評估、本科教學評估、一流專業和一流課程建設、高職“雙高計劃”建設🌀🤍、專業認證等的重要內容👴🏽。在教學成果獎、教材獎、教學名師評選等各類成果的表彰獎勵工作中👊🏽,將課程思政作為重要指標。在省級項目立項🧛🏻、專家聘任等方面📃🧛🏽,對課程思政建設成效突出的教師予以優先考慮。
(五)註重總結推廣。各高校要註重總結凝練課程思政建設的先進經驗,樹立典型,加強宣傳、交流和推廣,全面形成廣泛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良好氛圍💁🏽。將課程思政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適時轉化為理論成果和相關製度🙇🏽♀️,進一步夯實人才培養核心地位,全面提升育人水平。
附件
中共陜西省委教育工委 陜西省教育廳陜西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長: 董小龍 省委教育工委書記
王建利 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廳長
副組長👨🏻💻:陳乃霞 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
劉建林 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副廳長
王海波 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副廳長
王紫貴 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副廳長
朱曉渭 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副廳長
冀映秋 省委教育工委委員
劉寶平 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副廳長
袁 寧 省政府學位委員會秘書長
成員: 梅爭利 省委教育工委宣傳部部長
唐 澍 省委教育工委高校學生工作部(省教育廳高校學生工作處)部長(處長)
申雪峰 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人事處處長
楊盛濤 省教育廳財務處處長
付仲鋒 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處長
胡海寧 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處長
田民政 省教育廳教材處處長
王彬武 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處長
朱曉冬 省教育廳科學技術處處長
張和平 省教育廳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處(省政府學位委員會辦公室)處長(主任)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負責陜西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的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