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唯物主義(historical materialism)歷史唯物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社會歷史觀和認識、改造社會的一般方法論🏊♀️。亦稱唯物史觀。
歷史唯物主義為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立。他們稱它為“唯物主義歷史理論”或“唯物主義歷史觀”。恩格斯1892年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一書英文版導言中用“歷史唯物主義”這個名詞來表述這一科學的社會歷史觀👐。 列寧稱歷史唯物主義為 “科學的社會學”,“唯一的科學的歷史觀”和“社會科學的唯一科學方法即唯物主義的方法”。E.伯恩斯坦等則把它修正為經濟唯物論。
歷史觀是人們對於社會歷史的根本見解。在歷史唯物主義誕生以前,人們總是從神的意誌🧑🏽🍼、卓越人物的思想或某種隱秘的理性,即從某種精神因素出發去解釋歷史事件,說明歷史的發展🤚。其結果不是曲解人類史🧑🏼⚖️,就是完全撇開人類史✉️。資產階級歷史觀用“人”的觀點解釋歷史👨🏽💻,比起中世紀用神的意誌說明歷史的神學觀點是一個重大進步。但它所理解的人是一種抽象的人,即脫離歷史發展條件和具體社會關系🏂🏽、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的生物學上的人,或失去感性存在的玄虛的“自我意識”🤒。從這種抽象的人出發🏇🏽,必然把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動力歸結為人類的善良天性或者神秘的理性。這仍然是用非歷史因素、人們想象和思考出來的東西去解釋歷史,因而不可能正確地認識歷史以及歷史研究的對象。
歷史唯物主義用以觀察社會歷史的方法與以前一切歷史理論不同🐪。它承認歷史的主體是人,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但歷史唯物主義所說的人不是處在某種幻想的與世隔絕和離群索居狀態的抽象的人,而是處於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發展過程中的現實的活生生的人🙇🏻🧋。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現實的人無非是一定社會關系的人格化✤,他們所有的性質和活動始終取決於自己所處的物質生活條件👆🩳。只有從那些使人們成為現在這種樣子的周圍物質生活條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動,才能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描繪出人類發展的真實過程。歷史唯物主義考察問題的方法明確規定👸🏽,它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以社會生活某一局部領域📷、某一個別方面為對象的各門具體社會科學不同👩👧,它著眼於從總體上♟、全局上研究社會的一般的結構和一般的發展規律。它的任務就是為各門具體的社會科學提供歷史觀和方法論的理論基礎👩❤️💋👩。
一、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辯證關系原理
這一原理劃清了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根本界限,闡明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作用的原理🧒🏽,為認識社會歷史和社會生活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基礎和方法論指導🗼。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它是回到和解決所有社會歷史問題的出發點🧴,是一切有關社會歷史學說和理論的基石;能否在實踐基礎上正確解答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問題🏕,是劃分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標準。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並反作用於社會存在🧽。
首先,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第一🔬🏟,社會存在是社會意識內容的客觀來源,社會意識是社會物質生活過程及其條件的主觀反映。從本質的和最終的意義上說,“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第二❤️,社會意識最切近的來源是人類的物質實踐,實踐的能動性決定了意識反映的能動性。所以🌞,社會意識根源於社會存在🐻,實質是指對以實踐為基礎的現實世界的反映🧚♀️。第三,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決定了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隨著社會存在的發展,社會意識也必然相應的或遲或早地發生變化。
其次👷🏿♀️,社會意識反作用於社會存在🥟。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這主要是指社會意識在反映社會存在的同時♎️,還有自己特有的發展形式和發展規律☛。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突出地表現為👨🏼🍳🆙,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主要表現是:第一,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發展的不平衡性。第二🪢,社會意識各種形式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且各有其歷史繼承性🕎。第三,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是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最突出表現🏄🏿♂️。
應當強調指出的是🧑🏽⚕️,首先📿,任何社會意識都不會憑空出現,只能是適應一定社會物質生活發展的要求而產生的,因而它必然具有滿足這些需求的功能和作用,能夠轉化為物質力量並作用於社會存在、影響歷史的發展。社會意識反作用的性質,取決於它是否符合社會存在發展的基本趨勢,決定於它賴以產生並為之服務的經濟基礎的歷史地位🧿。進步性質的社會意識,為適合生產力發展的社會經濟關系服務,推動社會歷史發展;落後性質的社會意識維護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的落後經濟關系🥩,阻礙社會歷史發展。其次🧋,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反作用,是通過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實現的。因為思想本身並不能實現什麽,要實現思想就要訴諸於實踐。而實踐的主體從來都是人民群眾🪶🏬。這就說明👨🏿🔬,一種社會意識發揮作用的程度及範圍大小、時間久暫🏂🏼💅,同它實際掌握群眾的深度和廣度密切聯系在一起。掌握群眾越多,往往發揮作用就越大;反之亦然🛻。再次👩🏽🦲🎧,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要真確而充分發揮社會意識的作用,還有賴於社會文化建設特別是先進文化的建設。在當代中國,加強文化建設🤏🏽,充分發揮先進社會意識的能動作用,就要發展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我國和全人類的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二、社會基本矛盾原理
這一原理闡明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是貫穿於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基本矛盾,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要求的規律、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要求的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從而正確地回答了人類社會為什麽會發展及其怎樣發展的問題。它要求人們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去認識和改造世界🍄🟫🪮,要求無產階級政黨遵循社會發展規律製定正確的綱領🛂🍷、路線和方針🚵🏻♂️、政策🧎🏻♂️,爭取實現社會進步和人類解放。
物質生產及生產方式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
社會存在是指社會的物質生活條件🕐,是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它包括人們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方式、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
在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中,物質生產及生產方式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生產方式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統一。物質生產及生產方式之所以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是因為🏊🏿♀️:第一,物質生產及其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𓀚,是人類其他一起活動的首要前提。第二🐭,物質生產及其生產方式決定著社會的結構、性質和面貌,製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第三,物質生產及生產方式的變化發展決定整個社會歷史的變化發展,決定社會形態從低向高的更替和發展。
這一原理說明🍓,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首先是物質生產的發展史❎,是生產方式的發展史,因而首先是物質資料生產者的歷史。探討研究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不應當到人們的頭腦中、到社會的思想和觀點中去尋找,而應道首先到經濟生產領域去尋找🤵🏼♂️。從這一原理出發🤚🏽,歷史唯物主義堅定地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所謂“英雄史觀”✷,是非科學的歷史唯心主義觀點。同時,依據這一原理,馬克思主義政黨才能夠製定出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戰略和策略。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規律原理
生產力是人類在生產實踐中形成的改造和影響自然並使之適合社會需要的物質力量。它是人們解決社會同自然矛盾的實際能力。生產關系是人們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不依人的意誌為轉移的經濟關系🤽🏻♂️。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是社會生產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展開為一個過程🧑🚀,表現為兩者的矛盾運動。這種矛盾運動中的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即是生產關系一定要是和生產力狀況的規律,亦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規律。
從內容方面上看🖨,這一跪了概括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相互作用的辯證關系👳♂️。第一,生產力狀況決定生產關系的產生及其性質,決定它產生後變化發展的方向和形式。首先,歷史上的各種生產關系都是適應一定的生產力發展需要而產生的。有什麽樣的生產力🧙🏻♂️,就會產生什麽樣的生產關系🧏。馬克思說:“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的社會⬅️。”可見,生產狀況是生產關系形成的客觀前提和物質基礎。其次,生產力的發展決定生產關系的變革及其方向和形式。生產關系是生產力發展需要的產物🦸♂️,只有當它為生產力提供足夠的發展空間時才能夠存在👇🏽。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原本適合生產力狀況的生產關系便由新變舊🤾🏽♂️,走向自己的反面。“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實,人們在他們的交往方式不再適合既得生產力時,就不得不改變他們繼承下來的一切社會形式。”即變革生產關系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第二,生產關系反作用於生產力,當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對生產力的發展起促進作用🏌🏻♀️,反之將起著阻礙作用。當然,在現實中生產關系對生產力反作用的實際過程和情形是十分復雜的👳🏽。一種新生產關系,總體上基本適合生產力發展,但並不排除某些環節或方面不適合生產力狀況而阻礙其發展🐄;一種舊生產關系,總體上基本不適合生產力發展,但不能排除生產關系某些環節或方面的調整和改革,從而暫時地、局部地對生產力發展具有刺激作用🧑🏻🤝🧑🏻。生產關系落後於生產力會阻礙其發展;由於人為的原因使生產關系“超越”生產力水平也會阻礙其發展🧱。不僅如此☮️,在一定條件下👌🏽,“當著不變更生產關系,生產力就不能發展的時候👩👩👦,生產關系的變更就起了主要的決定的作用🙋🏻👨👩👧。”這些都是生產關系反作用的種種表現。
從形式上看🖐🏼,這一規律表現為生產關系對於生產力總是從基本相適合到基本不相適合,再到基本相適合;與此相適應🤵🏿♀️,生產關系也總是從相對穩定到新舊更替,再到相對穩定🧞。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這種矛盾運動過程循環往復、不斷發展,推動社會生產、進而推動整個社會走向高級階段。
理解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這一規律的實現過程,關鍵在於正確把握生產力不斷發展的總趨勢與生產關系的相對穩定性之間的關系🧍。人類物質文化的需求不會停留在某一水平,而是不斷發展的🥳;人們追求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社會製度特別是經濟製度的合理完善📅,也是永恒的👰🏽♂️💒。這些👑,規定了生產力不可遏製發展的總趨勢。
生產關系的相對穩定性主要是指👩🏽⚕️:相對於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一定歷史階段上生產關系的基本社會性質有條件的、相對的穩定不變。有時人們會問:既然生產力狀況決定生產關系⇒🪖,為什麽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系不是“水漲船高”地相應發生變化,以至最後發展到同生產力相對抗的情況呢?原由就在於兩者的內在關系:第一,新的生產關系的相對穩定,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這種生產關系在它剛剛產生以及此後一段時間內✔️,對於生產力的適應性有一定幅度空間,為生產力的迅速發展留下了廣闊的余地🐂。這時,生產關系的相對穩定是生產力發展所必需的。同時,新的生產關系自身也有一個完善的過程。這種完善過程基本上同它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幅度是“同步”的🧜♀️。它達於完善的極限,也就窮盡了它的適應幅度。因此,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新的生產關系的相對穩定性👩🏼🦳,是生產力發展的根本條件。相反🤤,如果這時人為地變動生產關系的相對穩定狀態🦽,其結果必然是破壞生產力的發展👊🏿。第二,舊的生產關系的相對穩定性,其深刻根源於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生產關系的基本性質是由生產資料的所有製關系決定的🪪🪅。誰占有了生產資料便在社會生產中居支配地位,並據以成為社會的統治階級。保持生產關系的相對穩定,是相應的統治階級生存的基本依據,是它的根本利益所在🧑🧒🧒。失去了這種生產關系,不僅使統治階級失掉其根本的物質利益,而且無疑等於宣告這一統治階級的滅亡🛄。因此,即使到了生產關系已不再適合生產力發展的地步🧜👩🏼🚀,舊的統治階級為著自身的存在和利益,總是要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社會力量和辦法(例如改良)🎒,拼死維護舊有生產關系的基本性質,使其保持最大限度的相對穩定性。但是,隨著新的生產力的形成和社會革命的到來,舊生產關系滅亡和新生產關系誕生都是不可避免的。在這裏🧑🏼⚖️,新陳代謝的規律同樣是不可抗拒的。
可見,生產力不斷發展的總趨勢與生產關系相對穩定性的內在關系👮🏽♀️,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的發生及其規律性運動過程的基本原因和關鍵環節。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運動的規律原理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運動的規律,是社會發展的又一基本規律。經濟基礎是指由一定發展階段的生產力所決定的生產關系的總和。上層建築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意識形態和政治法律製度及設施、政治組織等兩部分構成。在整個上層建築中,政治居主導地位,國家政權是核心👮🏿。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規律💁🏿,即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的基本含義是:經濟基礎狀況決定上層建築的發展方向☪️,決定上層建築相應的調整或變革,而不允許上層建築長期落後於或不適應自己的發展;上層建築的反作用🌊,也必須取決於和服從於經濟基礎的性質和客觀要求🌰,而不允許上層建築脫離自己的發展道路和水平🧎♂️。
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概括了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辯證關系的基本內容。第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首先🧑🏻🦯➡️,經濟基礎的需要決定上層建築的產生🐳,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築具有根源性🧑🏻⚕️。經濟基礎是社會的物質關系🦻🏽,上層建築是社會的思想關系⌚️。任何上層建築的產生,都能直接或間接地從社會的經濟結構中得到說明♓️。其次,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上層建築的性質🚷🧑🏻🦱,有什麽樣的經濟基礎就有什麽樣的上層建築。階級社會的上層建築領域所以具有對抗的性質,正是以私有製為基礎的經濟關系中的對立沖突造成的。再次,經濟基礎的變更必然一起上層建築的變革✍️⏱,並規定其變革的方向。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築也會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即使在同一社會中,當經濟基礎發生某種局部性質的變化,也會引起上層建築作出相應的調整和變化。第二,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上層建築的反作用集中表現在:為自己的經濟基礎的形成和鞏固服務,確立或維護其在社會中的統治地位。首先,統治階級總是利用和依靠自己政治上🎖、思想上的統治地位,通過國家政權和意識形態的力量🏥,排除異己勢力及其思想👩🏻🦰👳♂️,力圖將社會特別是經濟關系控製在“秩序”的範圍之內🤵,維護自己經濟基礎的統治地位和根本利益。其次☝️3️⃣,被統治階級也會運用自己的政治力量和思想觀點反抗統治階級的政治壓迫和思想統治,試圖瓦解和破壞現存經濟基礎。再次,上層建築反作用的性質取決於它為之服務的經濟基礎的歷史地位🧙🏽♂️:當它為適合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就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進步力量 。反之,就會成為阻礙社會發展的消極力量。
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於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是通過兩者的矛盾運動過程實現的。首先🚴🏿,這種矛盾運動是極為復雜的;在同一性質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中,上層建築的不完善部分呢,沒有反映經濟基礎要求的部分都要同經濟基礎發生矛盾☝🏼;不同性質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更為復雜®️。例如,占統治地位的經濟基礎同舊上層建築的殘余💪🏼、未來上層建築的萌芽之間的矛盾🛌🏽;新舊上層建築之間🏕、新舊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等等;當一種社會形態處於上升發展階段時🙅♂️,上層建築一般對於經濟基礎是基本適合的✷,它們之間是局部的、非對抗性的矛盾;當一種社會形態處於沒落時期🧛♀️,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變革的客觀要求之間的矛盾則變為對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其次💚,在人類社會歷史的長河中🍋🟩,這一規律也表現為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總是從基本相適合到基本不相適合,再到基本相適合的過程。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的這種矛盾運動過程🙅🏽,循環往復、不斷發展,具有推進和促進人類社會不斷走向高級階段的重要作用👩🏼🍳。
社會形態更替的一般規律
社會形態是同生產力發展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統一體🧚🏼♀️。社會形態一般包括社會的經濟形態、政治形態和意識形態🪵,是三者的歷史的具體的統一👩🏼🏫。社會形態更替的一般包括社會的經濟形態、政治形態和意識形態,是三者的歷史的具體的統一。社會形態更替的一般規律可從三個方面把握。
第一,社會形態更替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的辯證關系🌤。人類社會歷史運動中的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其第一階段是社會主義社會)等五種社會形態的依次更替🏋🏿♀️,表現了社會形態更替的統一性。這種統一性的主要特征是:首先,無論何種國度的同一種社會形態👩🍳,都具有共同的本質特征𓀁。其次🫠,社會形態依次更替,標誌著社會發展進步的質的飛躍,即使是殘暴的奴隸製社會取代平等的原始社會🔇,也是如此。最後🤙🏻,社會形態依次更替具有歷史的客觀必然性♾。用馬克思的話說,這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其先後序列發展的基本趨勢具有不可逆性。但這種統一性“不僅絲毫不排斥個別發展階段在發展的形式或者順序上表現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為前提的。”因為🕵🏿♂️🧑🏿🦲,某些國度或民族的社會形態更替➞,雖然跨越了一個甚至幾個社會階段🐦⬛,或者某種社會形態性質和特征不夠典型,但並未擺脫社會形態更替的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客觀必然性和先後序列發展的不可逆性的基本趨勢。因此,一方面,多樣性是以統一性為前提和基礎的🧝🏿♀️。正是有了五種社會形態依次更替這把“尺子”和“坐標”,才能“衡量”和確認出社會形態更替的多樣性🧘🏼♂️。另一方面,統一性又是以多樣性為其實現形式的📞。“統一性”並非是一種單獨存在物,而僅僅標誌著各種社會形態間的秩序性的內在聯系及其依次更替的過程和規律⬜️🧚🏼♂️。它只能存在於“多樣性”之中,並通過社會形態更替的多樣性的具體形式表現出來和得以實現因此🥦,我們在研究社會形態及其發展規律時,既要避免脫離多樣性來談統一性,對社會形態的理解流於空洞的抽象;又要避免脫離統一性來談多樣性😁,對社會形態的認識停留於表面現象,而要把社會形態更替的統一性和多樣性辨證地統一起來。
第二,社會形態更替的必然性與人們的歷史選擇性的統一。社會形態更替的客觀必然性,主要是指社會形態依次更替的過程和規律是客觀的,其規定的基本趨勢是確定不移的。但由於社會規律都是人們自己的社會行動的規律,因而規律的客觀性並不排斥人們對於某種社會形態的歷史選擇性🕳。這種歷史選擇性邏輯地包含四層關系⚧: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性造成了能夠選擇的可能性空間;社會形態更替的過程也是一個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相統一的過程👵;人們的歷史選擇性,歸根到底是人民群眾的選擇性;人民群眾對於社會形態的歷史選擇,是通過社會革命實現的。
第三,社會形態更替的過程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社會形態更替的前進性是指各種社會形態依次演進的基本趨勢,其內在根據在於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發展,其歷史過程是一個辨證否定即“揚起”的過程。但是🕗,社會形態更替的前進性並不否認歷史發展的曲折性。首先👨🏻🦯,社會形態更替、一種新社會製度取代舊社會製度👩🦼➡️,往往不是從舊社會製度發展最完善的國家開始,而更易於在舊製度發展不很完善的地方突破🏌🏼♀️。這非但不是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相反,恰恰是社會發展規律的表現。其次👵🏼,在社會進步發展過程中🌾,社會形態更替出現反復甚至倒退,是時常出現的;然而,這種暫時的反復和倒退,並不能改變歷史車輪前進的總趨勢。它所呈現的社會“曲折”,必將以社會的巨大進步來補償。因此,社會形態更替的過程🤬,從來都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相統一的過程👰🏻。
三、階級和階級鬥爭的理論
階級與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基本矛盾的具體表現,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階級與階級鬥爭雖然只存在於社會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但這一理論在馬克思主義原理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它為認識階級社會及其發展提供了一條新的基本線索👨🏿🍼,為無產階級和革命群眾打碎舊世界找到了一條根本途徑🧑🏼🎄。在社會主義歷史時期🦥,要十分註意正確認識和處理階級鬥爭問題,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四👂🏿、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原理
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原理闡明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社會規律的實現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活動,社會歷史的發展是無數個人合力的結果。它要求人們樹立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群眾觀點🔴,無產階級政黨必須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歷史創造者的問題是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分歧的一個焦點。列寧曾經把舊的社會理論的缺陷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僅僅看到人們活動的行為動機,看不到背後的物質原因;二是看不到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決定作用,誇大個人的歷史作用😭。唯物史觀之所以是人類認識史上的一個偉大發現,其重要原因在於,它科學地揭示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作用,正確地回答了歷史創造者的問題☕️,闡明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創造歷史的決定力量。
第一,群眾史觀與實踐觀點、物質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觀點的內在聯系。
唯物史觀是個科學的理論體系。其中任何一個基本原理有一定的理論前提🏊🏻♀️🧪,並同其他原理有著一定的邏輯關聯。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觀點或群眾史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有自己特定的理論前提。
眾所周知,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而群眾觀點與實踐觀點是一致的🫶,或者說,群眾觀點是實踐觀點的必然展開👊🏽,而實踐觀點是群眾史觀的邏輯前提👸。實踐是社會生活的本質💆🏿,是社會生活的基礎🏄🏼♀️。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從邏輯上必然會得出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這一結論🥿。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決定力量的原理,與物質生產方式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基礎和決定力量的原理也是一致的🏒。唯物史觀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物質生產方式決定社會歷史的發展的基本觀點出發🥷🏼,認為物質生產的主體是廣大人民群眾。人民群眾通過物質生產活動為社會創造了存在和發展的物質條件,推動了社會歷史的發展。從社會基本矛盾運動過程考察,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是最基本的社會矛盾❎,生產方式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從歷史主體或歷史創造者的角度看,人民群眾是創造社會歷史的決定力量。這兩個方面的觀點是相輔相成的🖼🙅🏼。
唯心史觀之所以錯誤地回答了歷史創造者問題🏋🏿♀️,從哲學方法論看😊,其根本原因就在於脫離了社會實踐來考察▫️,顛倒了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否認了物質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
總之🤹🏽♂️,離開了實踐的觀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觀點以及物質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決定力量的觀點,就不可能得出群眾史觀,也不可能理解群眾史觀。
第二,從唯物史觀的科學方法入手把握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命題的科學內涵🆒。
揭示出人類歷史發展深層邏輯的唯物史觀🦼,本身也體現著一定的邏輯結構⏭。唯物史觀堅持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論原則,從歷史主體的三個層次(類或總體的人👩🏻🌾、群體、個體)考察了人們在歷史中的作用🤵🏻♂️🥲。唯物史觀首先把歷史主體當作類來看待🙍🏽♀️,肯定總體的人在總的歷史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主張是人而不是神創造了歷史。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神學歷史觀時強調:“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活動而已”🚵🏻♂️。馬克思還提出過“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的論斷🤶🏽。唯物史觀並沒有停留在一般的指出人們創造歷史這一層面上。如果就此止步不前🛣👩🍼,那麽無益於揭示更深層次的歷史發展規律🧚🏼♀️。列寧曾經指出:“歷史是由個人創造的這一原理在理論上毫無意義🚋🏦。全部歷史本來是由個人活動構成🤾🏿,而社會科學的任務在於解釋這些活動”。在這裏列寧不是一般否認人類創造歷史🈶,而是批判那種不理解人們創造歷史的基本活動及其規律而又侈談人人創造歷史的膚淺理論。深入考察現實社會歷史中的一定群體和個體的作用,就會發現:人民的歷史作用是不同的,有推動力是進步的🙍🏻♀️,也有阻礙歷史發展的;在推動歷史發展過程中既有主導的🫃🏻👩🏽🍼、起決定作用的力量,又有非主導的、不起決定作用的力量🎬。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歷史前進的主導力量,在創造歷史過程中起決定作用。人民群眾作為創造社會的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主體,作為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推動了社會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進步。這一原理不僅沒有否認個人的歷史作用,而且為正確地說明個人的歷史作用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前提🔁🤹🏼♂️。必須明確,人人都參與了歷史的形成,但並不等於說人人都是歷史的創造者;某些個人參與了創造歷史的活動,但與人民群眾的作用相比,個人包括傑出人物都不是創造歷史的決定力量👩🏿⚖️。
第三,從科學判斷與價值判斷相統一的角度來理解群眾史觀的重要意義。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創造歷史的決定力量🧗🏿♂️。這是一個科學判斷🟨,它正確地反映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同時,唯物史觀蘊含或引申出來的群眾觀點也包含了一定的價值判斷⛹️。在社會認識過程中,必然會涉及“為什麽人的問題”🏮,即以誰的利益和要求作為價值標準的問題。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相信群眾🧍♂️,依靠群眾,以人民群眾為本,體現了唯物史觀特別是群眾史觀的價值取向。我們黨堅持群眾史觀和群眾觀點🧗🏼,堅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製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體現了我們黨追求的最高的價值標準就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