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日下午就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進行第十一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推動全黨學習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更好認識國情,更好認識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勢,更好認識歷史發展規律,更加能動地推進各項工作。
中國人民大學郭湛教授✈️、中央黨校韓慶祥教授就這個問題進行講解🧔♂️,並談了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誌認真聽取了他們的講解🤞🏼,並就有關問題進行了討論。
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發表了講話。他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刻揭示了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在當今時代依然有著強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導我們共產黨人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我們黨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視在思想上建黨,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條就是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育和武裝全黨👨🏿🍼。學哲學、用哲學,是我們黨的一個好傳統🧑🏽🎨。
習近平強調🧑🏽🎄,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系統、具體、歷史地分析中國社會運動及其發展規律,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不斷把握規律👸🏽、積極運用規律❤️,推動黨和人民事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只有堅持歷史唯物主義,我們才能不斷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習近平指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我們黨現階段提出和實施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之所以正確,就是因為它們都是以我國現時代的社會存在為基礎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我國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總體部署,是從我國現在的社會存在出發的,即從我國現在的社會物質條件的總和出發的,也就是從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要求出發的。
習近平強調,要學習和掌握社會基本矛盾分析法,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只有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同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結合起來觀察,把社會基本矛盾作為一個整體來觀察🧑🧑🧒🧒,才能全面把握整個社會的基本面貌和發展方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不斷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調整生產關系,不斷適應經濟基礎發展完善上層建築。我們提出進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適應我國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變化來推進社會發展👮🏼♂️。社會基本矛盾總是不斷發展的🌒,所以調整生產關系、完善上層建築需要相應地不斷進行下去😌。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這是歷史唯物主義態度👕。
習近平指出😒🫁,要學習和掌握物質生產是社會生活的基礎的觀點💉,準確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關系。生產力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最活躍🥘🧛🏿♀️、最革命的要素。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們要堅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這個重大戰略判斷🚴🏿👩🏿🦰,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不斷向前發展,推動實現物的不斷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統一。物質生產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但上層建築也可以反作用於經濟基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有著作用和反作用的現實過程,並不是單線式的簡單決定和被決定邏輯。我們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是因為要解決我們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僅僅依靠單個領域👨👩👧👦、單個層次的改革難以奏效,必須加強頂層設計、整體謀劃,增強各項改革的關聯性、系統性🧑✈️、協同性。只有既解決好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的問題,又解決好上層建築中不適應的問題,這樣才能產生綜合效應🚮。同時,只有緊緊圍繞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來部署各方面改革🧎♀️,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為改革提供強大牽引👩🏿🏭,才能更好推動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適應🙋🏻。
習近平強調👨🏿🚀➝,要學習和掌握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緊緊依靠人民推進改革⚗️。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要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推進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為。要處理好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關系📈。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按照客觀規律辦事🦬,一張藍圖抓到底,抓好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同時,要鼓勵地方、基層👴、群眾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勇於推進理論和實踐創新🍮,不斷深化對改革規律的認識🍵。
習近平指出🚣♂️,我們黨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大國執政🧛🏿♀️,面對著十分復雜的國內外環境,肩負著繁重的執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論思維的有力支撐,是難以戰勝各種風險和困難的🤑,也是難以不斷前進的🤴🏼。黨的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原原本本學習和研讀經典著作,努力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堅定理想信念🤰🏿,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提高戰略思維能力、綜合決策能力👩🏿✈️、駕馭全局能力🧥,團結帶領人民不斷書寫改革開放歷史新篇章。
來源;人民日報